写给Ubik的回忆录

Ubik的初三

 

初三于Ubik而言,是颇为难熬的一年。

人人都知道初三压力很大,Ubik不知道其他人都是怎么度过那一年的,只知道对自己而言初三的一年格外难熬。那段日子里,他常常自我怀疑,疑心或许是自己过于脆弱,以至于承受不了多少压力便要碎掉。

焦虑、烦躁、困惑、迷茫……所有这些一股脑儿的淤积着,淤积在Ubik心头。他心中常揣着一股无名火——疲惫、无力、无奈。无名的愤怒强烈的令人干呕,逼迫着他自暴自弃。Ubik不知道这愤怒是怎么来的,或许只是因为他在意身边没人在意他的煎熬……

不,身边还是有人在意的,但他们的在意无济于事,因为他们的在意只挂在嘴边,或者还挂在心头吧。但那同情依旧只是苍白的说说罢了,行动时依然有人逼着Ubik向前游啊游啊。

要等到后来,Ubik才会因此而理解加缪笔下的荒诞,今天的Ubik或许会进一步称其为异化,然后停下来歌颂垮掉的一代,进而对理性主义竖起中指。但没经历初三的Ubik还不懂这些

游啊游啊,Ubik很累,他想停下来休息,继续游下去令人痛苦,他就像是大海中失温的人。

是谁在逼着Ubik向前游呢?或许没有人,或许是Ubik自己。

这里我们就得说到Ubik本人了,Ubik本质上是个温和的人——过于温和,以至于他实际上是个软弱的人,因此他感到的更多是无力感和无名火,而不是促使他去反抗的愤怒,Ubik是一个善于内耗的人,他几乎不是为自己而活着,他掉进了一张善意和荒诞织成的网。

Ubik是个很爱读书的人,提起那些响当当的大名字,他如数家珍,但他并不熟悉自己是谁。他软弱,因而放不下他人的目光,因而强迫症般的向继续往前游下去;他软弱,因而不敢放任自己坦然的下落;他软弱,因而无力去发声去发动激烈的反抗,因而只做消极的摆烂。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才会反抗,木偶只会呆滞着不说话。

那段日子里,Ubik只是听从着自己内心那股不理性的冲动随波逐流,凭借着本能在荒诞中找到喘息的机会,无数的东西淤积着,在他心中。

这就是Ubik的问题所在,他软弱,因而虽然无数次想象朋克式的反抗,无数次在深夜流泪,无数次对困住的他的那张网大喊无声的国骂——依旧无济于事。他被自己的温文尔雅,被自己软弱的性格以及自己在意后果的理性所困住,无法挣脱,无处发泄,无力反抗,于是那些东西还是淤积在他的心里。

那段时间里,他逃年级主任的课去听音乐,他在自习的时间跑去全校游荡,他作业一丁点都不写,以及,他又看了很多的书。

不过,命运却也待Ubik不薄,它给了Ubik一对温暖的父母,一个出乎意料还不错的中考成绩,几次选择的机会。因此Ubik有时对命运颇为痛恨,他是多么想反抗命运,但命运于他却是个胡萝卜加大棒的组合,牢牢地困住了他。

命运给他一记大棒的那天,Ubik才知道上天在他身边安插了一个间谍。那天晚上他一个人骑车出门,独自带着耳机听着歌,一个人在凌晨看着桥下水波荡漾。妈妈曾提醒过他,戴着耳机骑车会容易出意外,但那天晚上Ubik特地带上了耳机,或许是因为不敢真的去死,或许是因为迟疑和犹豫,于是只好在懦弱中暗暗期待意外降临。

大抵是只有为自己而活的人才有寻短见的能力,无论如何,意外没能降临,生活仍将继续。于是他第二天迟到了整整一个上午,然后隐忍着痛苦,假装夸张的和同学们说笑,告诉大家他昨晚上发现人再怎么极度愤怒,骑自行车也不能赛电驴。

奥对了,那是尤比克的另外一个缺点,和软弱相对应的,他太善良,太善于隐藏情绪,久而久之面具就像长在了他的脸上,面对别人时便总也摘不下来。他不敢表达自己,于是情绪和其它那些东西一样,淤积在心里。

那个间谍似的人物做了什么呢?说起来很好笑,他将自己的朋友举报给了教育局,认为他连同他的女朋友,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

说到Ubik和他的女友,那也是很奇怪的两个人,他们彼此若即若离,好像总是在围着对方打转——那或许就是Ubik的最后一个缺点吧,因为害怕别人的拒绝,因此变得不再主动,就像抛弃了主体性的一只木偶。

无论如何,因为初三那年的种种这些,Ubik后来没费什么力气就做出了一个看起来似乎很重要的决定。毕业后他决定离开这所学校,因为他至少还能感受到,自己度过了不开心的一年。

那么,Ubik变得主动了吗?变得善于为自己做出决定了吗?或许有,但也没有。谁都说不清他离开原本的学校是因为什么,或许是因为成长了,或许只是因为想逃避。那么,以后他会坚定地离开某些东西,然后更坚定地去追寻另一些吗?或许会,或许不会,因为他如今依然会因大大小小的选择而苦恼,尽管他做了一个决定,但他至今依然会为小事为别人而发愁,依然过于软弱过于善良,总是自觉优柔寡断。他也依然没有告别拖延,焦躁和选择困难症。但新的学校多少是个开始。

我希望他能变得更好,说不定,哪天他真能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

 

续 完结于2022.07.10:

 

就像我所说的,Ubik是个很爱读书的人。初三那年他看了很多书,从一部电影开始,他迷上了赛博朋克;从PKD开始,他叩开了存在主义的大门;他模模糊糊感受到了加缪的荒诞,在押井守的宇宙中受到了莫大的震撼。他曾花费日日夜夜思考道德是否实在,自己当下的痛苦又有何意义,人该把自己寄托在哪里?还是只能默默听这世界的安排?

Ubik的名字来源于PKD的一本书,那本书中的世界混乱至极,就像Ubik的世界。

后来,Ubik上了高中。他学了更多,读了更多,他发现自己曾经历的一切——迷茫、痛苦、面对虚无时的无力——好像都能归结于一样东西,这样东西被称为现代性。这样东西并不新颖,却也足够鲜活。人类文明曾从愚昧进入理性,又为理性的局限所困;巧的是,Ubik也曾懵懂,后来为科学所动,再然后的便陷入迷茫。终于,他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迷上赛博朋克,为什么受到存在主义的吸引,那是因为现代性构成了它们的精神内核,这样的精神内核同样参与了朋克与嬉皮士的诞生。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许多时代都曾经历过类似的迷茫。当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瓶颈,社会矛盾就开始凸显,人们也从乐观变得悲观。从工业革命到二十世纪,从科幻的黄金年代到新浪潮运动,从童年到成年。人类思想现代化的过程就像是婴儿长成成人,孤独的面对这个世界,无论将来再发生什么,他都不能再退回子宫去了。

随着初三的结束,Ubik好像对自己的感受有了新的解释,同时也感受到自己的时代与过去许多时代的相似。不过这时代将去向何处呢?Ubik自己未来又会往何处去呢?他还是不知道,不过仍模模糊糊的有一种期望。

avataravataravataravataravataravataravatar
订阅评论
提醒
1 评论
最久
最新 最赞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1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发表评论。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