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日志

我好像一直对唱歌很感兴趣的。

初一初二的时候每周五都会抽出三四个小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放声歌唱,歌声浑厚而又激情澎湃,以至于邻居和宠物狗都想象不到平时挺沉默一孩子唱起歌来还能爆发出这么大的能量,结局往往是邻居在屋外敲门,雪糕在屋里跟我一起嗷嗷叫。

后来学业越来越紧张,这习惯就被放下了,不会像以前那样一周专门抽一点时间来练习,只是偶尔有时间想起来了才尽兴地吼上几嗓子。直到上周戏剧节老师让我们课下准备才艺,我才打算重新让自己这把小破嗓子打开来练练。

 

因为怕丢人,我专门找了一条无人的走廊,就在礼堂旁边的位置,好像是学校专门用来摆放杂物的,里面堆积着都是一些看上去快要发霉(其实很多已经发霉了)的物件,我猜测这平时除了物业阿姨来搬东西或是保安大叔来锁门应该鲜少有人拜访。

阳光从窗户外面斜射进来让空气中厚厚一层灰尘现了形,而窗外那小块空地大概是学校用来堆积垃圾的地方,几名保洁叔叔将满地的黑色垃圾袋一个个塞进蓝色的小三轮车里,发出一下又一下的咚咚声。

 

“咳咳”,我虚张声势地咳嗽了两声,意外发现这小破走廊的收音效果还不错,尴尬的咳嗽声被放大了两遍,甚至还有一点点回音。

 

开始开嗓。

根据个人偏好我一般会选择能够大吼出来的歌曲,尽管最开始吼出来的那几嗓子声音大可能会劈叉达成某种搞笑的效果,但多经历几回就能发现自己的嗓音会渐渐变得圆滑又明亮——这是见效最快的方式。

 

“I want····”

针对这种第一声就破音的情况我已经习以为常,于是干脆地拿起脚边的矿泉水,咕咚咕咚开始往嗓子里灌,试图用这清凉的液体滋润粗糙状态下的嗓子,然后再在清水过滤两遍嗓子之后,不张嘴挤压嗓子让它们振动发声,那种声音就好像是古老的木质大门被慢慢打开,只是会音调更低一些。

再尝试第二次发声,虽然声音还是沙哑的,但至少不会劈叉了。

 

我一直以为自己的嗓音是比较独特的,说话时会比其他女生更低一些,甚至到达了听起来会觉得有些中性的程度,但唱歌的时候却截然不同,音调大概比说话时要高了八度,自身却因为不能适应这高上来的八度而打不开嗓子,嗓音会呈现一种略沧桑的沙砾感,但处理好了又能听起来挺甜美的,故被我定义为“独特”。

这种沙砾感也不会因为嗓子被完全打开而消失,它好像是与我嗓子的状态无关的,属于我的原本嗓音的一部分。

 

随着开嗓的顺利进行,我的声音愈来愈大,很快我就感受到它们已经走遍了这个小小走廊的犄角旮旯,无论是破旧柜子底下还是台阶的夹缝里,那些音浪通过各种物质壁的反弹传播回我的耳道里,打在我的耳膜上,我又感觉整个空间都充满了我的声音了,它们彻底饱和了。

嗓音的沙砾感好像和空气的尘土混杂在了一起,呼吸间全部是颗粒,但我因为歌唱忘记了这杂乱的环境,自然也不会嫌它们脏或是乱。

此时此刻我好像更像一个循环的机器,我和我的声音都是。

订阅评论
提醒
5 评论
最久
最新 最赞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5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发表评论。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