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

感官

动物。
第一眼——大象,石头的纹理就是大象的皮,粗糙、盘旋的纹路,可能摸起来也是大象的手感?我不知道。这个大象没有头,是否有尾巴呢?摄像机没有聚焦到,可能截去了它的尾巴,也可能,被模糊了。大象的肚子里是一个山洞,虽然两边透风,但对于看起来有点恶心的蠕虫们来说,也许也温暖,只因它们相互依靠。它们是斑点蠕虫。皮是白色的,或者说,透明的。也许初春的风还是太凛冽了,它们的边际消融了,彼与此的界限模糊不清。或许几个月过去,静止的它们会变成一副弦图。
情绪。
这里没有风,摄像机也感受不到风。可是一味酸甜苦辣的风就是向我袭来了。形状、颜色、纹理、含义…它们到底是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想冲破墙的束缚还是想把我带进它的世界?或许都有。方框内里的是面具,带着笑,可是我明明知道它不开心,它想拉我进去,像是穿书,成为它的强有力的依靠,亦或是泄愤对象。我好奇、向往,却也畏惧。聚焦点移动,一处斑驳的裸墙,没有墙皮,边缘是曲折的,像蛇。我大致想象了一下,边界勾勒出来的一个整体,是一直斑点狗。瘦削、耳朵耷拉着、笔直又沮丧地立着。它逃走了,在它抑郁之前。之前的它或许是挤扁了,被压在墙上。为了不被人发现而保护它的墙皮,也被不知名的时间和风温水煮青蛙一般地扒下来了。它的尊严没有了。但这也许是薛定谔的猫一样的,我不会知道这只狗是什么样子,在它的保护皮失去之前。
猫屋。
这是让我唯一一个瞳孔微颤,心脏搏动的场景——猫屋。我不知道它是谁建造出来、放在这里的。我只知道,如果没有这节课,它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在我的认知里——我不会认为它是北大附内的,我也不知道世界上有这样的一个事物存在。猫屋像是一个南方建筑的缩小版,看出这一点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它那倾斜得厉害的屋檐。或许对于小猫来说,北方的雨也胜似人类眼中的南方雨吧,排水是很重要的。为了更让小猫有安全感,这个小屋的衣服是军服的花纹,厚厚的,是庄严的守护。

作者自述:这次活动的感受挺奇妙的。虽然上学期就听过上创写的同学谈论过这次活动,但是亲身体会还是会很不一样。当视觉暂时地失去了之后,其他感官就会异常灵敏,在重获视觉的那一刹那也是扣人心弦的。在动物篇章里,我的第一直觉就是以比喻的视角观察。其中的蠕虫我也说不清是什么固体,但是有黑有白,形状是条形的,确实很像虫子。至于弦图,就是四条“虫子”以“缘”字的右边结构的最上面的部分的结构排列交融,也可以想象为乐谱中的还原符号。第二段情绪,我看到的是一小片涂鸦。平时就很少经过那里,但也不是没去过,没有给我多么鲜明的感受,但是当我对于睁开眼后的世界是迷茫、未知的时候,当视线局限于那小小一隅,我深刻而强烈地感受到了情绪。这也许是绘画者的情绪,也许是被画下的事物随着时间衍生的情绪,但不管怎样,它很强烈、嘈杂、震耳欲聋。第三片段——猫屋,我看到之后第一感受是新奇和惊讶,但也不难猜它为什么在这里以及是什么用处,所以第二个涌上来的情绪是感动。看起来就很温暖的小房子,是出自于什么样的人的手呀?我想象不出他/她的面貌,但可以感受到他/她濡湿一片的心。

avataravataravataravataravatar
订阅评论
提醒
3 评论
最久
最新 最赞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3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发表评论。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