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简而深
寻找时间的痕迹,是堆积的线条,或是陈旧的色彩,单调的黄土,一切似乎只浮出着简单的面孔,而细瞧古今,光阴内敛温敦的皮肉下,隐藏着犀利锋芒的深意。一点一滴,仍在民族的血脉里沸腾,枯炭未熄,实是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
当我追溯在春秋战国的风流与乱世中时,听见了青铜器上压抑了千年的嘶吼。寒凉的深青色与繁美的花纹碰撞交杂,渲染出古老时代独特的气息,一种迥异而不悖的腐朽和生机。硝烟在青铜越王勾践剑的剑身上徘徊,春秋战火的灰烬下,薄霜似的刃似乎已哑然,徒余简单的线条。而大地上的一切仍绵延着,前人与后人,生于斯长于斯。当彼此伫立在同一处土地时,有人持剑而战,有人静看剑光。此刻不同的思想情感横跨时间,相遇共振,激起昨日沙场上红日的呐喊,今日黄昏落日的彩光,使刃尖激撞的星星之火在黑暗的战火时代中再次燃烧,承载上国土江山的磅礴,一代君王的深情。从兵败求和,屈身马夫的寒凉,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的硝烟,勾践把他的的坚韧、理想、信仰,连同他一生的沉浮波涛,起伏的思潮,熔铸成亘古挺立的剑,惟愿一统,捍卫社稷。英雄王侯已泥销骨,变为平淡的黄土,而卧薪尝胆时造就的气魄依旧鲜活,奔涌在长风中,化作一方支撑后人勇敢前行的大地,似简而深。
当我思索在敦煌莫高窟的大漠中时,见到了壁画上震荡了时空的才情。洞窟中淋漓的光,倾下迷幻的油彩,浓艳了暗淡的画色,将壁画如万花筒般晕开,又描下昏黄的恍恍的人影,影漫出了穴洞,把繁华一时的丝路也描得光影绰绰。在长河落日的壮阔笔墨中,似乎壁画是如此简单而微小。而影子庄重的立着,似乎是雕刻矜持的投影,也似是工匠不变的身影,并与壁画一起静停在滚滚而下的夕阳中,守望已成为唯一的信念,传承是唯一的理想。笛声响起三两声,我仿佛看见百年前的人出现,使汉唐与异域被雕刻在洞窟里,将画卷塑像隐藏在梵音下,留下三彩的骆驼悲鸣。而无数身影转瞬即逝,时空又转回此时此刻的历经风雨的敦煌。面前是穿越漫长岁月而来历史残影与硕果仅存,工匠敬畏而虔诚的抬手执起笔,勾线填色,沥粉贴金,做旧,十年面壁悄声无息。他们凝结、固定、传留着文化的意义,将光阴冻入胶泥,把一朝一夕镌刻到永久,把上下五千年活成一朝一夕,永远的驻足在历史文化的艺术中,此时洞外的无垠天地比不过洞内的浩瀚文化,似简而深。
当我伫立在西安碑林的古卷中时,想到了文字中融入了生命的信仰。简单的一撇一捺,一提一按,似乎普通且平庸。翻开历史,在石鼓文诞生的秦,先人拿起工具,在石鼓上刻下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没有笔墨纸砚和遣词造句,只心怀一种朴素的情怀,真实的记录秦的威严与苍凉。千百年后,肉身成尘,白骨无踪,而石头还活在世上,骄傲地告诉后人——有一个时代,前人曾轰轰烈烈活过,曾经辉煌。汉字,以最简单而最深刻的方式,延续着中华文明。甲骨文虽原始,却藏匿着与祖先神灵的关联,象形符号的神秘,金文虽古拙,却暗含着刻于青铜器的万世不朽、代代相传的思想,石鼓文虽为过渡,却承载着先秦时期所奠定的文化内涵——刚健、秩序、进取,炎黄子孙的文字延绵不断,生活的每个简单的角落都延续着汉字的历史。
目光,交汇在秦时明月照耀过的时光,在尺牍之间碰撞。一个时代的生命,用微小诠释盛大,用平淡造筑轰烈,讲述属于他们的历史,不毫倾珠泉,不遣词造句,只是记录那年的书信故事,家事小情。或许并不能在青史上留下公整的一撇一捺,或许与皇帝一统天下丰功伟绩无法比拟,但是它们代表了一种目光—来自小吏平民的目光,在平庸中,在酸甜苦辣里,完整的看到曾经的辉煌。时光在黄土的缝隙中行走,千百年后,肉身成尘,白骨无踪,而秦简隔着变与不变的光阴,回忆一生的起伏,依旧注视着黑暗中帝国的虚影。
眼前似乎有浓浓淡淡,深深浅浅的字在青铜器的冷光中,在竹简的淡香里,宣纸的素雅中绽放,泼墨成花,纵横如刀,在笔尖掠下痕迹的霎时,文化的深厚就在汉字中爆发,炎黄子孙共同归属于汉字,用汉字记载的历史共属于所有炎黄子孙。华夏大地,处处墨香故里,蘸墨启笔,以千古而序,横竖撇捺,传千年之道义,似简而深。
中华文化的载体或许简单,但其象征的奋勇或坚毅,与传承不息的精神,是最浓墨重彩而博大精深的一笔,因简而深,因深而简,成为文化中的似简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