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只有一次的,短暂的生命

2023/6/15 13:10

在年龄到达某样各种意义上的“分水岭”之后,我在看向未来的时候,就逐渐越发会产生,以“局限性”为内涵的担忧来。

给这种抽象概括的语言找些其所对应的现实的话,大概就像是:①啊,我怎么之前没去学钢琴/小提琴/吉他/架子鼓(等)啊,钢提吉鼓(等)多好啊,可是我已然不再年轻,未来也将为各种工作疲于奔命,哪还有时间去学呢,唉,多么遗憾,我不能成为那样的人了。②啊,我以前怎么没好好读书跟xxx一样,可是现在高考已经结束了,还有,客观的年龄、知识水平摆在这里,我没法在大学至少是本科期间享受到清北的教育资源了,以后又哪还有机会,唉,多么遗憾,我不能成为那样的人了。③啊啊……看他们在pyq官宣起来都好离谱啊,像我这种母胎单身的,没体验过那样阳光下肥皂泡般delicate的幸福感,而逐渐也不再年轻,慨叹于他们青春的绚丽多彩,而我的未来却越发浑浊,唉,多么遗憾,我不能成为那样的人了……嗯,当然,从什么身体健康啊,别的才学修养啊,旅游经历啊,各种各种可以被称为“美好”的东西,我们总能列出其他的45678什么的来。

是吧,充满 了遗憾,时间这个东西,仿佛早已死得苍白,没有一点生命的活力,就那样面无表情地向前飘,一点点飘,好像谁都抓不住它。或者说,它像在开着一个,呃,怎么说,像是一个前面顶着个无限大屏障的叉车,把所有东西一起向前推去,只留下,同它一样,死掉的东西,留在那向前推进的屏障后面。

生命是一条线,只是一条。从原初的树干一直向上往前走,只能一直往前,最终只能达到一处枝尖。回望过去,那其他的枝干,或许存在于他人处,又或许只存在于幻想。只不过回望自己的道路,却像是不停地,在被拉链的拉头拉上一样。而前路越来越短,因此,看着自己的这条线,我们才有了焦虑和担忧的可能吧。

“焦虑与担忧的可能。”嗯,是什么,使其只变为了一种“可能”呢?关于“可能”性质的表达,究竟是有着怎样的存在来对应?

是不是我们自己的主观感受呢?

唔噗噗噗()()多么遗憾啊,慨叹自己一点也不绚丽的人生,可还真是灰烂无趣呢。我们心中存在着七彩的光,而实际却是处在一片光所照不到的黑影当中;向外看:“多么美丽啊!”向内看:“多么丑陋啊!”;看别人的过去未来,多么快乐,看自己的过去未来,多么忧伤。嗯,是这样一种主观感受吗?我,是这样一种主观感受吧。

多么荒诞呢?荒诞的来源是什么呢?是休谟所谓的constant conjunction。是一种观测的结果。是一种非情愿的似乎必然。只谈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很奇怪,快乐和不快乐为何是那样,对应着的。

前段时间的前段时间我上网上冲浪看到了所谓的,“多巴胺失调”,结合自己的现实理解之后发现,我们“不快乐”的原因,好像是,我们不“快乐”。当然,大概不在此去说什么内啡肽了,我们就将“快乐”对应为“多巴胺分泌”,将“不快乐”对应为“多巴胺不分泌”,由此可以“推导”出“我们不快乐 的原因是我们不 快乐”的结论。当时我只觉得这一下子就显得荒诞而可笑。虽然从文字的形式上来看,“不快乐”好像就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不“快乐”。

可又为什么说它奇怪呢。大家(或许)知道,赋予名词意义的,是那个名词所对应的“现实状况”。一个名词所实际指向的,是其所对应的一系列感知现象。当我们说“苹果”,理解“苹果”一词的人能反应过来那个什么,红啊,“那个”形状,“那个”味道,诸如此类的一系列现象,当我们说到“梨”的时候,理解“梨”一词的人又能反应过来“梨”所对应的那个东西,以及我们对其感知到的一些列现象。理解文字靠的是其所对应的现实,而并非什么文字的形式了,因此如果我告诉你,有一种,嗯,一种,叫做“不苹果”的水果,除非你有特殊的感知经历,否则你只会对“不苹果”这个新型水果,感到疑惑非常,而并不能诞生出,“理解”的感觉。

于是当我们抛开文字的形式,只去想“不快乐”和“快乐”所对应的两种现象的话,或者可以试着换个什么词,“悲”和“喜”,这样看起来没那么有文字形式上的干扰了。我们只是突然发现了,“悲伤”和“喜悦”两种,好像平常而某种程度上相互“独立”的两种现象,竟然是如此的相互关联。因而,我们为其“关联性”而觉得荒诞。可“我”又觉得可笑,只是因为,如果有关联的话,我们或许就可以利用这种关联了。

如果“悲”就是“不喜”的话,那么想“不悲”,“喜”就可以了。鲁迅先生不是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难道不是也揭示了一种“悲”与“美好”的关联?嗯,“美好”是让人“喜”的。只是“不喜”,然后就“悲”了。

于是我回到开头,这种“担忧”的本质,难道不是对于自己的过去以及未来状况的“不喜”吗?在他人“喜”的映照下,这种“不喜”的自己的人生现实,它显得是那样的“悲”。“我不能成为那样的人了!!!”我们振聋发聩地发出那样悲伤的呼声,可是,

如今的我是什么样的人呢?

这个奉行着一些彻底的虚无主义的人,对“美好”提出了一些疑问。是不是那所谓“美好”的认知,只是我们自己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不是只是一种道德而已?我们喜爱外表的美是来源于身体本能的道德,我们喜爱这个,是来源于其所对应的那个道德。可是为什么不能把那细微的道德给变一变呢?当然可以变一变。变与不变或许都能产生出某些积极的做法吧。就还拿对“如今的我”的“悲”(即“不喜”)的认知,那层道德来说,如果选择“不变”那层道德的话,我们可以坚持自己所认为的美好,然后选择去改变自己。可是如果选择“变”那层道德的话,我们便可以选择,

爱上如今的自己

嗯,改变道德是痛苦的。在一个厌恶自己的人来说,让其去爱上如今的自己,那可真是,仿佛要了人家的命了。

可是,道德是可以改变的。

出路都在那里,都能从“悲”的“不喜”,通往之后“喜”的结局。

只不过路上尚有困难来着。不管是哪边都有困难。

可是即使有困难,即使从“不喜”到“喜”的路上总是存在着障碍。

可我们还活着不是吗?既然还活着,不就存在着现在与未来吗?

如果我们只将“现在”当作“自我”的话,

那么“未来”,就是对于“自我”的馈赠。

“过去”,是对于“他人”的馈赠

纵然如今的人生充满了遗憾,只要还活着,就可以去反复,反复,反反复复去提问自己,“如今的我是什么样的人呢?”

想要改变的话就去改变吧,改变不了就去爱吧?迷茫的话又有什么关系呢?前路总是走得通的,虽说道路会改变,但也会随着时间一同延续。即使不小心去世了又怎么样呢?没有现在的话,又有何“不喜”的实感呢?

是的,我还活着。我当然可以提问如今的自我。即使“改变”的道路走不通,无法回到过去,即使存在着道德之间的“二律背反”又能如何?改变的话便是短期的改变,不变的话便是长期的认同。生死存亡阴晴圆缺,大家都是虚无,因此大家都是平等的,因此大家都有着光明的未来。

嗯,积极的虚无主义。什么的。期待之后有一天能发现什么对虚无主义的虚无(但那是指什么你只是在摆弄文字的形式而没有找到其所对应的现实)

对于如今的我,有某些东西,或许是过去的我在向如今已经成为“他人”的现在的我说,“现在你只需要去爱你如今的生命就好了。”

即使我如今放弃了改变又如何呢?想改变的人让他们自己去改变吧,如今,我不需要强迫自己。现在的我对未来名为“自我”的他人讲到:

“爱你自己的生命,然后成为太阳。”

2023/6/15 15:02 止

avatar
订阅评论
提醒
1 评论
最久
最新 最赞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1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发表评论。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