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采访

第一轮采访 复盘

 

1、第一轮采访总时长:  _17min_________。

主线索:从__学校生活__话题到__生活条件__话题到___出行___话题……

有没有从中产生核心的主题?

70、80时代的生活

  • 请摘录你最难忘的对话三则(一问一答姑且算“一则”)

你小时候生活条件什么样(衣食住)?——小时候吃饭、买布都用票

通讯不发达会不会影响你们的出行?——有一次我们旅游分两拨去河北,结果第二拨火车延误了,联系不上第一拨人,就在河北一个沙滩接着一个沙滩的找

当年没有兴趣班,所以学吉他都是看书学

3、这次采访对你的人物初稿最重要的贡献是_提供了素材,让我更了解我爸__

4、你认为,你的人物故事主线将会是怎么样的?请用一句话概括。

学校生活和衣食住行

其中的情节详略分布将会是怎样的?能否大致列出来?

娱乐活动、兴趣爱好和出行是重点

 

我的父亲出生在1969年,我一直对他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非常感兴趣,所以就借此机会采访了他以前的事迹,也增进了对那个年代人民生活状态的了解。

学校生活

爸爸的学生时代非常轻松愉快,学习压力很小,也没有什么“考不上好大学就赚不到钱”的观念。只要放学,写完作业(很多时候也可能不写),就可以去找同学玩。由于没有电子产品,他们的娱乐方式非常质朴。一个很典型的小游戏就是打弹珠,在地上画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或在地上挖5个小圆洞,谁先打完5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输了的人会把弹珠给赢的人,所以他们经常会攀比谁的弹珠多。他们还会打羽毛球,不过由于技术的限制,羽毛球拍不是合金的,而是竹子做的,所以非常沉,玩一会就会失去兴趣。

兴趣爱好

在那个没有兴趣班、没有互联网上到教学视频的年代,我的爸爸却向往着弹吉他。他喜欢上吉他的契机是过年时亲戚来到家里表演了吉他,随后就央求他的爸爸买了一把。然而最大的问题还是怎么学琴,因为可以寻找的资源实在是太少了。所以他就找了各种书——乐理书、教吉他的书,幸而这些书上都有很多图片,非常详细、生动地讲述了要怎么学习一门乐器。他就在这些书里饥渴地获取知识,东学一点西学一点,最终拼凑和琢磨出自己独特的技巧。

生活条件

当时的物资比较匮乏,所以吃饭和买布等等都要用粮票、布票,每个人获得的生活必需品都是定额的。爸爸的父母以前在工厂里工作,所以分发粮票都由工厂直接下发。分发这些票的人对工人们的家庭足够了解,这样就可以避免数额不对的问题。当时的房子也由工厂分配,一个人就住一室居,结了婚、生了孩子,分配的房子就会不断扩大。

爸爸说,小时候很快乐的一件事就是带着一个大水壶去装工厂里免费的北冰洋,而且人人有份。不用找父母要零花钱,在夏天喝上一口凉爽的饮料,好不幸福。

旅游

由于80年代信息的交流不甚畅通,旅游时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爸爸高中毕业那年和朋友相约去北戴河,结果因为同行的人太多必须分两拨过去。爸爸就决定跟第二拨出发,坐绿皮火车去北戴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们出发当天就下了大雨,火车延误了两天,等他们到达目的地,已经不知道早出发的人在哪了。于是他们就在北戴河的一个个沙滩上寻找朋友。幸运的是,他们在第二个沙滩上就找到了人。

 

上世纪70、80年代,虽然物资匮乏,但是人们的生活也可以很精彩。

订阅评论
提醒
1 评论
最久
最新 最赞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1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发表评论。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