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场景的提示性问题
- 名称
加里西亚 波尔市
- 地理位置
欧洲东部,奥地利-匈牙利帝国的东北边疆,离普鲁士和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波兰很近
- 大致面积:一座小城镇。我没数
4、存在的时间/历史沿革
波尔市存在时间很短暂,在文艺复兴以及中世纪的时候,这里只是一片荒地。但是,在工业,准确说是纺织工业的的驱使下,当地迅速发展,成为了新兴的工业城镇。
但是在工业化的发展中,这里污染严重,到处是煤黑色,垃圾常常被倾倒在街道上。工人们拿着微薄的收入,却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他们的老板并不生活在此处,只有怨恨的工人们。周围还是一片绿水青山,是美丽的小麦田地与牧场,是河流上游的丰饶谷地。
(人类世界)
- 建筑特色
主要是东欧传统民居,期间夹杂了几个巨大的工厂,它们喷着黑烟。
- 内部格局
路网不密集,有的甚至很窄。看起来缺乏规划
7、文化
8、出没的人(居民、职员、其他……)
民族:波兰人,乌克兰人,匈牙利人
性别:主要是男人在外面。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思维特征:大家缺乏有深度的思考,人们疲于奔命,在四处搜寻赚钱的营生。工人们日复一日地工作,劳动。
人的种族/民族/阶层/性别/思维特征……
……
(自然界)
- 地貌/地质构成
肥沃的谷地,有一条大河。可以理解为冲积平原,土地开阔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农业,周边有丘陵。
- 气候
夏季温和湿润,冬季温和干燥。
- 季节性变化
降水季节性变化小,气温略大。冬季雪多。
- 植被 动物 习性
温带落叶阔叶林。
动物被猎得几乎没了,只有狐狸狼兔子鹿之类的
……
- 发生过的大事
没有大事。
硬说就是瓜分波兰立陶宛联邦导致的行政权交割,它是波兰的故土。斯拉夫人对奥地利并不是很满意。
- 它外部世界的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地理……)
四战之地,西侧靠近普鲁士的地区经济发达。
面包的价格越来越贵了,小城里也人心惶惶。报童们都高声喊着“波兰人要打进来了”云云。
加尔文快速收拾了一下家里的东西,掀开了一片地砖,并露出下面的一片空间,然后把值钱的东西一股脑塞了进去。
“虽然说是自己人,但保不齐他们会弄出什么来。”他嘟囔着。
目光凶狠的波兰起义军开进了城市,几个衣着破烂的波兰人挨个敲开临街住户的大门,然后拿着水和面包出来了。
“老爷。”加尔文用含混的波兰语说,“我们家只有这点了。”然后端出了几个圆面包——至少不是黑麦的。波兰兵瞪了他一眼:“死德佬,赶紧把你家的东西都给我拿出来。”
“可是先生,我是波兰人啊。我们家祖上都是波兰人。先生,您如果不信,可以去克拉科夫去查我们家的族谱……虽然算不上显赫,但这种东西总还是有的。”
“你这个骄横成性的德佬,回去自己好好照照,换个装束学学波兰语再来装作是我们波兰人。况且,信口胡诌一处鬼知道你是不是假的。赶紧交粮!”
“先生,您判断波兰人是用语言确认吗?我的认同是波兰人,不是什么**奥地利!”
波兰兵斜着眼看他,似乎是在观看最新的马戏。但对方很快也不说话了,只是气鼓鼓地瞪着他。于是,这个波兰兵把铅弹装进枪里,逼着加尔文带出了他全部的存货。
“这就很好,很好!感谢这位奥地利老爷的支持!”波兰兵越走越远了。
简单做一下全文思路概述: 主角加尔文,居住在奥地利帝国的加利西亚地区,是一个波兰人,担任着当地政府的文职,因为波兰血统饱受排挤,社会阶层上可以称得上是条件相当不错的中间阶层——这也导致他被夹在工人和资本家中间,相当矛盾。
同时,他几乎只会说德语,波兰语十分蹩脚。他很同情自己受到异族的统治的同胞,并且愿意对他们进行支持,但由于起义军基本上在农村活动,他也对农村和农奴知之甚少,根本找不到路子。义军进城把他当成了奥地利人,让他对此十分失望,最终迁居维也纳,郁郁终老,至死没能看见自己祖国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