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钢铁
(一)
工厂喷出动人的烟雾,在日升之中召唤着它的工人们。
一辆辆的解放牌卡车如血管中奔腾的血液,快速流淌在通往钢铁厂的公路上。一车车红褐的细碎货物,变成了堆料场中焦急的,希望变为栋梁之材的矿石们。铁矿堆成了一座座红色的巨大山丘,化作伟大的工业文明的秩序的一部分。他们正以庄严的姿态,等待着传送带的神圣邀约。发黑的传送带上带着一段又一段被矿石染红的段落,直上云霄,并于工厂的矿石入口处消失……矿石被裹挟着推过烧结车间,提纯着自己的含铁量。
工厂的另外一边,乌黑的煤炭也正为光荣的牺牲作着准备——瓦亮的,冒油的煤,生命的煤!它们经过焦化厂,在历练中褪去了只会让它们发臭的杂质,成为纯粹的焦煤。它们正等待着战斗的号角:高炉的高温。进了炉子,它们从上方掉落,并在高温与热风的鼓舞下化作一阵烟气,把热传给了铁矿们。铁矿们钻进鱼雷罐车,沿着厂内铁路走上几步路,就进了转炉,和氧气来了一场激烈地碰撞……
老赵毕竟不是冶炼厂的人,后面的工序他就没见过了。但精炼车间的炉前工最喜欢跟他吹的是他在几层楼高的厂房内,远远看着,让几米长宽的巨大翻炉为挂在房顶上的机械臂的巨大牵引力所推动,从后向前,把一锅铁水,送进电炉的入口。听他说,铁水来的时候,巨大的热会掀起看不见的巨浪,打到你的脸上,整个翻炉都会冒出白白的热气,前面的电炉还滚着明黄的,还夹杂着一氧化碳蓝色的火呢!
炉前工毕华的脸上常挂着烫伤,衣服也发黑,但他可满意他的工作了——咱们厂又有配套的家属院,又有自己的小学,孩子就在身边儿,六点钟一下班就能看见,单位又有休息室能喘口气,粮票也够吃,还会发点肉票。对于这样的条件,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一路看到了这么多,走了这么远,建国也是终于到了他工作的岗位上。这里是热轧车间,远处吐出处于红热状态的钢铁,辉光映出一片温暖的黄,撞在深色的墙壁上。远远地,能听到淬火的脆响。
“这是新来的吗?听组长说,是叫赵建国吗?”后面冒出个人影,建国还没反应过来,一条胳膊就搭上来了。“小文你打住,人赶紧了解工作呢,别扯闲篇儿。”组长把他推走了,顺便补了一句:“伤好了赶紧回岗位工作!”
“建国,后面我就是你师傅了。”眼前是个很壮实的中年人,衣服比其他人干净一截,手指起皮,每根手指都有一圈白。“这是老张,厂里的老骨干。”组长介绍说。这温暖的光亮下,老张指着眼前紧锣密鼓运行着的庞大机器,用近乎是喊着的声音,在建国的耳边一处处地讲解着:
“这是测速棍,用来确定来钢的速度,是保证测量精度的。”
“旁边一圈圈转的是飞剪,用来切钢坯。”
……
在温热的光下,建国拿着铅笔,一项一项地做着笔记。夏天本来就热,钢厂里更是烤得慌。七成新的笔记本洒上了水点,湿出了一根大拇指的形状。
老张把建国带出来了。轧钢厂有节奏的巨大声响还是很明显。走过几棵老早就扎在这里的树后,声音就小了。在室外,
“前面钢材细细地来了一大堆,堆在一块儿,就是堆钢了,立马通知前面停下来,然后做好事故分析,看看是为啥:比方说剪切超前率有啥子问题,转折器位置对不对之类的。”
“钢坯子贼**快,飞出来了,那就是飞钢。这玩意儿危险。保不齐命都得栽里面。想活着出来你就别站出钢口正前面。”
“好,知道大概流程,你就得晓得你要干啥。钢坯过来是要压厚度的,咱得保证出钢稳定,你得随时调整参数。每天早上你都得查查车间的东西对不对:导槽,导卫,轧辊一个都少不了。别忘了看看尺寸合不合格啊,不合格你得钳回去重轧,一般都得重轧个五六次的啊。”
……
“无论如何,安全第一!”
一下午过去了。老王拍了拍他的肩:“学得挺快,走吧!”
工人们离开了厂子。建国带了一瓶子水,喝完正意犹未尽呢。嘿,带水真是个英明的决定。建国觉得他要渴死在这儿了。只听“咚咚”几声,半瓶水就下了老王的肚。建国看呆了。“你要干了一天,你也会这么喝的。”老王笑着说,又补了一句:“你没喝够,我这还有啊。”小文在和工友说笑,拿毛巾擦着脸上的油污,白毛巾上灰了几块儿,是光荣的战绩。
这是老赵进厂工作的第一天。学校老师描绘的再生动,也比不上自己见一回。不亲眼目睹,全然无法感受炼钢厂的巨大,钢水流淌的恢宏。钢铁厂,是粗野主义与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是人类工业文明最伟大的造物。它粗糙,野蛮,桀骜不驯,好在,它已经是工人们的厂子了。
(二)
建国喜欢跑到厂里的图书馆看点书。吃完晚饭,抹了把脸,看着日头从厂边上落下去了,老赵就夹上自己的本子,上图书馆去。几个工友见他又要看书,总说:“赵建国同志这么爱看书,是要当知识分子啊!”然后是一阵笑声,建国有点脸红,也跟着一笑。
他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平日里,他看的一般是轧钢机械的资料——他不止要弄懂自己的工作,还要搞明白机械的运作。这书可没白看。几年下来,老赵的笔记厚了一大截,他对于轧钢的认识,也高了一大截。趁着休息,老赵拿出工具,试着调整轧辊——一个月下来,在老赵的调整下,原本需要五六回的轧制,现在两轮就完成了,而且更稳定,更省人。省下的人就可以去开新产线,去加强安全……
厂里时不时更新些设备,传授传授新技术。每到这种时候,全厂的工人们就会凑到一块儿,围成堆状听着技术员的讲解。这群人戴着发灰的安全帽,制服也被染得有点黑,身上依稀可见汗臭味,但老赵并不在乎这些。他和其他工人们围在这里,只是渴望学到技术知识,提升点生产效率。按老赵的话说,就是“为造福全国人民做出点贡献”
建国在这个钢厂已经有二十年了,笔记本也用完了好几个。厚厚的本子上满满的都是他的技术经验——也只有这与身体的变化能证明光阴的流逝。生活似乎一成不变,早饭,上班,下班,晚饭,看书,睡觉。一天天也只有这点事情。
可人世间哪里有什么不散的宴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设备更新越来越少,工资也开始下滑,老赵感觉厂子里的设备都要长满铁锈了——至于外面吗?天天风吹雨打,全都是红的。秋天早早地开始生发了。红叶长得喜庆,可老赵看着,总觉得像铁锈。
这不,碰上雨天了。雨天照例是要漏水的。雨水滴滴答答,打在顶棚上,溅在钢材上,兹拉兹拉地冒着响,把秋雨变成了一首颓废的音乐会。
一个工友叹了口气,点了根烟,烟气飘荡在厂房里,挡住了挂在墙壁顶部的看不清字迹的“安全第一”的字样,熏得过敏的老赵直咳。也不知道这尼古丁的麻痹,还能支撑多久。
休息室的氛围还是老样子,中午,在这块斑驳的白墙里,老有人来唠家常。
“现在开放了,我老婆出去卖点早饭,一天也能有点收入。”
“挺好。”
“厂中学那帮子玩意儿半点事儿不管,我儿子放学路上挨打了。”
“学校哪管得着这帮闲人啊……”
“欸,老赵啊,你家娃学习咋样?”
“挺好。要考大学呢。”
“你还干几年?”
“厂子在,我就干。”
工人们都是这么想的。可惜天变恐怕不遂人愿。
老赵也是读过书的人,他清醒地知道厂子未来的命运——但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又能做出什么有力的帮助呢?他也只能勤勤恳恳干下去,看着厂子一天天垮下去,并做出些无用的祈祷罢了。
(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稀稀拉拉的,已经开始有人被要求离职了。月末,老赵一遍遍地点着这个月的工资——一百九十块钱。钱又少了。老赵把这一小沓发毛的钞票拿在手里,虽有所不满,但还是觉得心里踏实。少就少吧,有的拿就行。
老赵推着自行车,准备出厂子回家了。路边的宣传栏难得上了新,外面围了一圈人。能听到喃喃的骂声。老赵眉头一皱,挤过去一看。一篇下来,只有八个字:“为国分忧,主动下岗。”
“还是到了这一天啊。”老赵想。
那一回,领导讲话的每一个字他都听的清清楚楚:“我们厂污染很重。不知道各位看到没有,周围的绿水青山都被咱们的烟尘熏黑了。并且,为配合新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化的运营,减少国有资产损失及财政压力,下面宣布下岗名单。请读到的人出列!”这可没有什么冗余的废话。钢铁厂的污染,这是现实,经济对铁厂的淘汰,这是现实,厂子的亏损,这更是现实。可是现实叠加在一起,怎么就成了压死人的山了呢?
全厂的万名工人们紧张起来了,如秦始皇陵前静立的兵马俑。他们依然保持着令其引以为傲的组织纪律性,只不过眼中满是恐慌。转炉厂房里面,这些等待神圣的审判的人们站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像是祈求饶恕的罪人。发言人停了一下。下面开始骚动了。有人在议论:
“我那破绩效不得给裁了?”
“行了行了,早走晚走没区别。留下来也没啥用,过几天还是个卷铺盖走人。这破厂子还能撑几年?”
“老赵应该没事吧?他干得卖力,还搞了不少技术创新。”
“应该吧。”
寒风吹得老赵一哆嗦。在扶了扶眼镜之后,发言人终于继续说话了:“下面公布裁员名单!请点到的工人出列!”
“第一个,赵建国!”
老赵懵了。
全厂的工人也懵了。一下子,议论结束,工人们陷入了人人自危的境地。
“赵建国同志,请你出列!”
老赵脸上的肌肉一抽,咽了口吐沫,在一片肃杀中,他还是站了出来。这个养他二十年的工厂还是把自己的孩子抛弃了。或者说,是时代把他抛弃了。
后续有一半的工人被点了名。他们站了出来,绝望地望着停留在原地的另一半。
有抽噎声。这帮和钢铁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人,也终于暴露出了自己的脆弱。
老赵想哭。他每天监督着钢坯经过,检查工件的生活,他能在图书馆看书的生活,他和工友们喝茶聊天的日子,还是过去了。
没几天,就是三十了。北方的冬天还是那么冷。大街上人们一言不发,都如被冻住了似的冷漠。这么早,单位应该都没下班吧,老赵嘀咕着。确实,这时候的大街上人出奇的多。在下岗的萧索中,也算是一种另类的盛况。
老赵绕过汹涌的人流,绕过所有工友——他谁也不想见。北方的大雪,他已很久没见过了。远方,一切具象的物体淹没在白茫茫的一片中,只剩迷茫的轮廓,眼前的行人,也被积雪压得或是佝偻,或是瑟缩。老赵骑过厂区家属院的铁门,在凹凸不平的人行道上下了车,缓缓地推着回家。
老赵拍了拍身上的雪,缓缓地,敲了门。
他多么希望无人回应。可是不幸地,是妻子的声音。
“是建国吗?”
“是。”老赵哈了口气,甩甩手上的冰碴,有气无力地回着。
还是屋子里暖和。茶水的热气飘散到半空,然后突兀地消失。老赵呆呆地看着。家里只有沉默。
“我,我,我下岗了。”老赵叹了口气,还是开口了。
“咱都知道。”
老赵第一次失眠了。老赵家临街,对面就是别人的厂区。街对面的灯火全灭了,老赵心里的火也灭了。
“咱家后面吃啥呢?”
“大白菜,萝卜,米饭。别想肉了。”
“想个啥肉啊,咱这钱还够吃几天的?”
“俩月没问题。反正饿不着你。”
“那咱坐吃山空啊,离了钢铁我可不会别的。”
“你不是还有工作吗?”
妻子翻了个身,不说了。
老赵一晚上没睡着。带着儿子拿煤块儿乱画痕迹的墙上,贴着 乱画他看着星空一点点熄灭,月球升上去又掉下来,最后看到黑夜被太阳刺穿,点起新的火来——寒冷的冬天里,破火星子是送不来温暖的,他只会增长希望,并把希望转化为绝望。
无论如何,老赵失业了。老冯消息灵通,老赵就直接找过去了。
“老冯啊,钢管厂还要人吗?”
“要个**人啊,厂都倒了快一年了。”
“搞手表的那家呢?”
“金融危机啦,钱都没了破**手表谁**要啊。”
无事可做了。失业的日子近乎于死亡。在家坐着,也只能看着积蓄一点点薄下去,家里一天天空下去。所以——活着还是死亡?这是老赵眼前最大的问题。死了好,啥都不用想了——也不是没有被生活击垮,而自我毁灭的人。听人说,全城的报纸都在说下岗,说有不少人自杀。
老赵也不是没想过自我了结,甚至安眠药都买好了。一杯水,半罐药,就摆在他的眼前。窗户大开,外面是狂啸的北风。活着?为什么活着呢?老赵空洞地看着远方,眼中是一片茫然,冬天也是一片茫然。
“赵建国!”妻子一看就知道老赵要干啥了。老赵心里一疼。他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妻子,觉得自己现在跟个废物一样,不如死了好。
“要真能给咱家减负,我死了也好。”老赵叹口气。
妻子把水杯摔了,玻璃杯砸到地上,发出一声脆响。碴子裂了一地,反射着衰弱的光线,每一片都是老赵去日的生命。
“爸!”儿子的声音顺着北风,把他从生死的边缘拽回来了。
我能死,我能让人陪我死吗?儿子要读大学的,老婆一个人怎么养?老赵眼中也不再空洞了。他忽然感觉自己活了过来,他生命的搏动从未如此真实。这是儿子的呼唤,也是现实给他的救赎。
我还得活下去。
他得活下去,他必须为儿子活下去。钢铁的儿女不会就此屈服,真正坚韧的工人也不会在此刻死亡。
那么,怎么活呢?
想起来儿子,他点了点存下来的钱,一合计:”攒下来的这些个钱,也够咱家开放上个大学了。”压力小点了。无论如何,只要有饭吃就行。
但无论如何,生活还要继续。
带着读书带来的机械基础,修车工老赵上街了。街边人来人往,推着自行车的也不在少数。他希望能多来几个坏车的——不对,怎能有这样的想法!老赵赶紧否了这个自私的念头。
做着看人来人往是件无聊的事情。妻子跟着工友的嫂子去卖早餐了,老赵也没人解闷。只好看着满街的人,满街的盲目者们,满街被大潮推走的浮沫们。悠闲地俯瞰芸芸众生固然是件乐事,可他自己正是其中的一个。
老赵正想着,就来活儿了。马路牙子旁边,推着车来了个年纪稍大的人,愁眉苦脸的。
这是老赵的第一个客户。老赵也是喜出望外,直接进入了工作。幸好掉车链子不是个麻烦事,至少还在老赵的能力范围内。老赵也没有手套,拧开护着车链的卡槽,卸下老旧的车链,粘得满手都是红锈——有点像老旧的厂房顶。直拎着带油的新链子,老赵就往上挂。边弄着,就边讲着价钱。“十五啊,一口价。”老赵头也不抬。
“建国?”
老赵一愣。“老张?”
“我也下岗啦。钢厂完全垮了。我也想不到这么快。看样子你是找到活儿啦。挺好的。”
“是啊。我还有点钱,不至于挨饿。工友们呢?小文那种光想着吃吃喝喝的人,怕不是要喝西北风了……”
一天下来,扣掉链子钱等等费用,也就到手了五六块。老赵还得找别的事干。他干脆写了个牌子立着,告诉人自己晚上再修。白天,就找处工地,在烈日下,把一铲铲的沙土过筛,混成水泥。日头底下的老赵睁不开眼,还是同往常一样,拎起一大瓶水往嗓子里灌。水有点甜,去除了皮肤上的燥热,也洗洗他的喉咙,让他的咳嗽不至于影响工作。一天天下来,以汗水和铁屑打底,辅以烫出的破洞的衣服上沾上了工地的石灰,还有梆硬的水泥。
“建国啊,悠着点干,别把身体搞垮了,也争取多弄几年啊。”妻子老是这么说。不管工作多苦,老赵始终是带着笑的——他的生活有了希望,儿子也高考了,分挺高。
“爸,我想学冶金。”
老赵急了,破天荒地喊道:“你学什么我都不拦着,别碰冶金,别碰钢铁。”
到了最后,开放还是报了冶金。老赵无言,也只叹了口气。他又想起来钢厂了。哪天回去看看厂子,回去看看自己的青春呢?
(四)
跌跌撞撞,他走向了围墙边一处长着荒草的空隙,似是大门。他几乎认不出来了。他有一段时间没刮的白胡子呢喃着,低语着什么,目光转向了高处,看着这座死寂的钢铁厂。飞鸟是死亡后不值一提的挣扎,满园荒草是对坟冢的嘲讽。各奔东西!各回其家!都走吧,走吧!
依着长锈的工兵铲,老赵极目远眺。山势越走越高,“像是那帮子经济学家预测的什么’gdp’。——这可是老赵自己想起来的词儿。
远远的,是新开的避暑山庄。
两个山脊之隔,依稀可见那些白色的点。点边连着线, 房屋隐约于雾气中,有如仙境。听人说,那边的房装着大玻璃,里面扫得一尘不染。“开门就是满山的樟子松啊。“老赵想着。
“还来这儿看老厂子呢?“工友从背后拍了拍他,现在就在山那头的旅游区工作。看老赵对着远山发呆,他就介绍起来了:“那地方可高级了,里面一屋子都是带木纹的,其他地方刷得一片白。据说现在流行什么LED,就是方块儿灯。我寻思也有什么大灯泡子,怎么就比以前厂里那个几百瓦的还亮堂。“工友说着,吐了口烟,又咳嗽两声。”还有啊,人审美也好,东西都是成套的。哪像咱们随便找人打个家具就用啊。“
老赵羡慕起来了。“挺好。”他叹了口气——反正这个地界建的再好,也和他没有半点关系。想也没用,想就住得起了?老赵冲着垃圾桶啐了一口吐沫。换几十年前,他也不可能想到,有一天他也成了落后生产力的代表了。
老赵到了路边了。向度假村去的车辆排了一长串,尾气也呛得慌。
这两年破厂子又去了些拍什么“知识视频”的,在那边说这说那。——反正总结起来,就是啥都不懂,只是肚子里的半瓶水在努力晃悠,做出了点抹上智慧外皮的东西来。老赵只觉得好笑,也不懂为什么老有人看。他总觉得不只是他的工作,他自己,也跟时代脱节了。工 友说,他活在过去。可他何尝不想活在当下?他只是觉得自己只是根旧了的朽房梁,只能在钢铁厂里才能发挥点余热。但现实敲碎了他的世界,并把他抽到了地上。
无所谓了。老赵也有了新的生活,也到了退休的年纪。这时候,重新当个农民也好,不用牵挂那么多事情,寄希望于天地就好。至少天地一般还是靠谱的——虽然没有厂子靠谱就是了。至于什么互联网,什么自媒体什么的,对老赵来说都是些新词,也不可能搞懂,抛诸脑后就好。
“反正时代在进步,被淘汰的东西,也没法子帮咱生活。”老赵想着。脱节就脱节吧,毕竟人是活在当下的,也只能活在当下。
但是钢铁……真的只是被淘汰的古董吗?老赵一直在想。听儿子说,新的机会在遥远的天上。——那里有无穷无尽的铁矿,有用不完的土地,会是全人类的新边疆,在那里,钢铁会带着人们前进,工人们会唱起号子,用汗水浇灌光荣与梦想……真像场梦。曾活在过去的老赵,也开始期待起滚滚而来的未来了。
到那时,人们会同第一次看着钢铁出轧的时候一样,看着重生的钢铁,体味着全人类智慧所构筑而成的坚硬,去思考制造她所用的·工人们的无数个日夜,去真情地呼唤:
钢铁,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