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观察日记-Ep2

(一)跳

小时候有点强迫症,见到规律而间断的东西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扔进节奏的漩涡。打个比方,出去玩的时候会冲着高速公路上用来隔断车道的柱子眨眼,每闪过一根就眨一下,并很努力地去让眨眼的频率和柱子经过我眼前的频率保持一致。再打个比方,我小时候会来来回回地跳小区草丛里的青石板,左脚,右脚,左脚,每块石板只踩一次,每只脚只落在一块石板上。在充满大段空白的童年,我可以这样来来回回地跳一个多小时,并为自己跳得快而感到自豪。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生命里不再有大片的空白让我专心地做无意义的跳跃,于是渐渐地忽略了这个构成我千分之一童年的小动作。后来周二那天下课之后我为了赶体育课飞奔过通向食堂的石板路,才忽然意识到这个跳的习惯原来一直没有消失,每一次无论着急与否,选择跳到食堂只需要人少和心情好。我喜欢蹦跳的感觉,喜欢像鸟一样的轻捷,更喜欢超越人流时把全世界落在身后的小小得意——等人群注意到我,只能留给他们一个活泼的背影了嘻嘻!

(二)抿嘴

这是我最近才发现的,以前大概没有吧;并不是一直抿,只有在摘下口罩之后才会。

大概是脸被口罩糊住的日子太久了吧,忽然把它摘下来会有一丝突兀的凉,而后这种不习惯又凭空生出来一种不自信,总觉得似乎有别人冰凉的目光落在脸上;而当我真的和人对视的时候,不受控地抿嘴频率直线升高,近乎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也许是太久没有袒露出全部面部表情去社交了吧,时常觉得自己面部扭曲表情奇怪,只能用抿嘴的方式把自己绷紧,去避免时常发生(或在自己想象中)的表情管理失败。

(三)笑

一个很平凡的动词。

但我很久以前就意识到我的笑分很多种,并且不是每一种都是快乐的表现。

最喜欢的是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是人天生就有的技能吧,在我和有趣的朋友们在一块的时候尤为高发。小时候受表姐的影响,笑声变得很大声很豪放(?),虽然有点太张扬了(并且改不回来了,有点怕别人嫌我吵x),但很有感染力,时常引发大家一起笑。很开心拥有开怀大笑的能力和机会,许愿它一直陪我长大吧。

我还拥有自己不太喜欢的尴尬的笑。有时候没听清别人在说什么,但因为不熟或者怕麻烦不好意思让对方重复,就只好不出声地笑,偶尔会引发非常尴尬的后续。真的不喜欢,自觉把笑这个很美好的词汇当成守护社恐的铠甲有点糟蹋它了,更希望自己少一点违心的笑,不必用笑去让他人觉得平易近人。

(四)总结:关于自己

在我童年印象中,我并不是一个所谓外向的人,反倒是不怎么说话,喜欢自己一个人默默做事,比如小时候可以坐在床上折纸从早折到晚。后来上初中以后好像就变了,但等我变得好动一些之后开始有了一点形象包袱,于是总是和自己的人格拧巴,感觉自己像颗栗子,内向的原生性格外因为环境需要“进化”出一层张扬的、凶巴巴的壳。可我又和栗子不同,栗子不会从壳里跑出来,但我会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在两种人格之间可控地来回切换,比如假期的深夜会自己蒙着被子emo,睡一觉之后到了白天又变得坚不可摧。这种别扭持续了两年左右,我时而厌弃这种“表里不一”的伪装,时而又庆幸这层外壳让我能够更好地满足和外界交流的需要。可时间长了我发现我的内在并没有改变,比如想要去认识一个人之前会自己想好久用怎样的理由做开场白,到了现场又会迅速地开始慌张,进而作罢;比如前面写道我经常为了让自己显得不动声色而抿嘴,经常为了避免尴尬而笑;再比如走廊里遇见半生不熟的同学会下意识低头清点手里的书,心里想打招呼吗,我们有那么熟吗,不打招呼吗,太尴尬了吧。

于是我试图解放自己。我喜欢坚强而势不可挡的自己,那样的我很少胡思乱想;我也喜欢在内心深处保留一种适时而动的感性和探知,仿佛我是一个更加鲜活的人。我无法摒弃外壳带给我的简单和痛快,也无法把一个脆弱的内在暴露在风吹日晒之下。

那么也许充分接受和欣赏自己是最好的选择了,内向和敏感没什么不好,变成社牛也并不高人一等,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心灵自在。

avataravataravatar
订阅评论
提醒
5 评论
最久
最新 最赞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5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发表评论。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