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终)

蝴蝶效应

不知为何,最近脑中常跳出些许疑惑,诸如:“人死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一类问题。要说为何会产生如此“不切实际”的想法,想来我是想研究些什么了。毕竟这世上仍有许多未知之事,而如上问题想必是就目前而言无法解答的。

忽而想到史铁生先生对死亡的思考——“站在死中去看生”,确乎有些道理。但这一“站”与一“看”究竟如何做到,这又是无从得知的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生与死的思考是深邃的,但仍是捉摸不透、深不见底的。而我也更未能有何“贡献”,这一话题便就先到此为止吧。

死后的身后事无须加以忧虑了,更多的放到生吧。不论生与死,而多放眼看看年少幼长吧。我曾多次怅惘回到过去改变一些令我如今后悔的事,但显然这是荒诞之事。不过,若改变了的就一定是令人满意的吗?蝴蝶这一细小轻微的振翅,必将造就而后的汹涌波涛。这不禁让我觉得有趣,便思考如果我改变了一些所谓后悔之事,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

忽而又想到童年一趣事了。那是懵懂的无虑的幸福的天真的小学时的我,正处于与家长“斗智斗勇”时期。具体来说,斗智斗勇的成因来源于一块名叫iPhone5的板砖。好玩的我,显然不能满足于一个不及我巴掌大的名为诺基亚的小砖,那砖虽硬而小巧,但显然无法用之玩出些花儿。而那块大板砖,虽是重了些许,大了些许,但手指在其光滑的表面点点划划,总能玩出些花儿,令我喜之奇甚。不过,我与那大砖交手的机会不多,有时,刚拿它擦出些快乐的火花儿,便被母亲浇灭。而后便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母亲藏于一个黑黄相间的椭圆化妆软盒里,封禁了起来。

我便开始极尽所能,寻觅那砖的身影。机智如我,我常分析能容纳那砖的容器之大小,而后做出初步判断。这不是件易事,因那砖的藏身之所实在太多,毕竟虽曰之大砖,它仍是块能发光的砖,体积自然较小。寻觅的过程是艰难却充满意趣的,我总盼望着翻开它便能寻得那宝藏,如此心态促使keep seeking。这个过程甚或比与那砖“摩擦”时更加有趣……

寻觅着寻觅着,终于,我还是胜利了。翻开那椭圆软包,只听耳中想起“哇!金色传说!”,藏不住的喜悦涌上眉梢了。眼看那砖有的是发见的喜悦,当伸手伸入那软盒,触觉由温暖而毛软瞬尔变为冰凉而光滑质硬时,是由衷的窃喜。虽然妈妈并不在家,但我仍是将抑制不住的狂笑藏在卧室里——窃笑。

长按砖右上角的小突起,那屏亮起了,跳到解锁页面,忽而屏又熄灭了。我不禁有一丝惊异与失望从心房间闪过,身体也随着微微一颤。不过,倏尔转念,我便想起了这砖需要一根细线的维持。“咣嗡”,随着充电线的插入,心中富足了起来。

得来这砖——这宝藏,固然想带去学校与同学游乐一番。我将那砖轻放入书包内层中的隔间层,又将两三本小书彻底将它的光芒遮掩,而后便又感到富足了。次日晨,斜挎步,右手执右包带,麻利一甩,空中,左胳膊穿入左包带,加以小跳,包便完美的跨在背间。虽这背包的动作在那砖的“加成”下变得利索,未出家门前,我也只得将两手扶包带,迈着拘谨小步,轻跨出这家门。而后,便是昂首挺胸,甚或大摇大摆了。

上学路上,似乎多了很多双眼睛,将那炙热且尖锐的目光刺向我。短短两公里的路,我却摸包数次,甚或在等一红绿灯时,焦急地打开背包,翻到那隔间层,又快速将那几本小书拨至一旁,当再次触到那冰冷光滑时,心中便也才富足起来。

学校中,我便放下了戒备,肆无忌惮起来。放下背包,直直地将手插入其中,摸到冰凉后便一把抓起,手腕向上轻抖,那砖的方向便正了过来,将它随手的上升侧向甩出,一气呵成。当然这是在午休才得以肆无忌惮的施展,毕竟老师的锐利的目光相比妈妈只逊色几分。

漫不经心的浏览起来这砖,时横时竖,我盼望着同学们的目光。他们常撒来羡慕的目光,更没有尖锐,这是令人满意的,我便以傲然之态相接。心中无比的富足。

与同学们结伴的放学路上,我忽而发掘今日的奇巧之事——“我们都穿了足球鞋!”,便自然的想拍照留念。在离小区门口不远的一棵松树下,借着未被那树完全遮蔽的阳光,我们三人将足球鞋尖“怼”在一块,形成个飞镖形,一黄一蓝一黑的鞋配与一白一黑一棕的裤腿之杂合配色,并不和谐或绚丽耐看,在阳光的映衬下,倒也别有一番奇趣之处。(至于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晰,因为这张图片至今仍留在我的朋友圈中【捂脸】)按下白色的小圆点,这张照片便上了我的pyq,配上“我们都穿了足球鞋!【呲牙】【耶】”的文字,便成了我最后的欢愉。谁又能想到这【呲牙】与【耶】后便急转而下变为【无语】、【崩溃】与【悔恨】了。正所谓得意忘形,点击“发送键”前的我早已被这心中的富足与傲然全然遮盖,失了理智,何谈三思?

如上的急转而下,只来自于一个,轻描淡写的,点赞——来自我的妈妈。收到那个小红点时我很期待心切,点开,气氛变得微妙起来了。似乎能从那个红黄色小方框(我妈的头像)里,看到妈妈无奈之愤。我知道,完了。

虽然没有受到惩罚与责备,但那砖却又较为永久性的与我分离了,埋葬在另一个未知的角落。

从那以后,我便开始怅惘着重回发圈的前一秒,不过也只是无尽的怅惘着。

这是不符合现实的,是的,这不可能,我一遍一遍的告诉着自己,甚至催眠着自己,但拥有时的辛福与富足加之失去后的痛苦与悔恨使我不得安宁,他们不断的催眠着我……

……眼皮不由得沉了下去,再次睁眼时,仍是熟悉的场景——未被树荫完全遮蔽的光,和那黄蓝黑+白黑棕的不和谐却有着绚丽的色彩,微风拂面,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

霎时间,我惊醒了,我真的回到了当初,悔不当初的当初,发圈的前一秒。我的意识也紧跟着即刻的惊醒。心中有着强烈的呼喊——不要点击发送键,快把手给老子伸回来!倏尔,脑中的回忆也渐渐苏醒了,发送后的点赞,回家后与砖的诀别,砖被埋葬在又一个需要苦思冥想以发掘的角落。对!就是那砖啊!我心爱的砖!现在仍在我的手中。左手指不由得使劲握紧了砖的四边。这一次,我成功了,右手渐渐远离了发送键,心中不免有种长释的安然,便呼出那口沉重的气。

……

治标不治本,我总会因为意想不到的疏忽而与砖分别,而后又眼皮一沉,睁眼再次重现,便又和砖重逢。如此往复,不断循环着,可以想见,耐心与激情双双离我而去,整个人似乎颓软了,便放弃了挣扎。在“最后一次”与砖分别——不,其实仅仅就是手机被妈妈没收,非要整出些离愁别恨来,何必?没了它的生活,没什么两样。我仍旧能阔步行走,昂首挺胸,加之潇洒之态。那么似乎这多次的循环意义变得浅薄了些。

短暂的意义之于永恒,或是仅之于长漫,便无了意义。

在多次的循环后,我意识到唯一不变的是结果,似乎是既定的事实,永远无法改变。既然是命中注定,那也无可厚非,顺从接受,便是我能做的了。

如今那砖带着回忆仍尘封在化妆软盒中,尘封着幻想。名之谓砖,大概是因为它只是个无法支配我的死物罢了。

 

 

必须写一个作者阐述,或者叫作者反思,又或者叫来自作者的忏悔:先给自己道个歉,属实是没安排好时间导致这篇大作品完成的可谓“支离破碎”,长达两周,断断续续“写完”。(其实前两千字的内容是在第七周的周末完成的,而后的部分本想补充完善,加以思考。但到后来发现实在是没有时间也没有足够“安静的”“理智的”完成本篇,思绪不断被扯断,想努力复原或是缝合,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成为了一团乱麻,混乱。

而后给老师道个歉。您读此篇或许会很辛苦吧,更会产生诸多疑问,毕竟这实属不算一个完整的故事。加之我以思考做始,夹叙夹议,它本就不属于一个故事……

其次,再对这可谓断崖式结尾部分道个歉。铺垫了很多,却只以寥寥数笔将“循环”部分带过,给人一种跳崖的感觉……

胡乱敲出以上内容,似乎内心寻得了些解放。同时,我真的受够了盯着屏幕发呆,手指寸步不移瘫放在键盘上的状态,停滞不前的感受真的可给人以撕心裂肺之痛。而现在,随意敲出些想说的,手指不假思索地在键盘上肆意敲打,实属让我感到内心的富足了。

这个残缺的故事就先摆在这里吧,我实在无法也无能做出些改变了,正如同文中的“结果”一般。

不过,自我安慰,没有改变便也无法引起这蝴蝶效应了。

再次,仍旧——对不起。

订阅评论
提醒
3 评论
最久
最新 最赞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3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发表评论。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