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说,如果我比你先死,你要等我。等你也死的那天,我们一起去海葬。
但她从没想到过也许他会比她先走一步。
追悼会当天正逢北京的暮冬的最后一场雪。灰白色的殡仪馆被雪白色覆盖,来参加葬礼的黑色礼服和西装很突兀,像白天鹅群里的黑天鹅。她拿出手帕擦掉台沿的积雪,叠一小张前天的新京报垫在屁股底下,坐看眼前的黑天鹅们在大堂寒暄。清晨的殡仪馆没什么人,除了这一场的宾客以外再没有别家。“这种地方还是人少些好。”她暗暗想。往日里这些话她无需暗暗想,而今能听她说话的人正躺在身后大堂左拐的太平间里呢。
一辆出租车拐进殡仪馆大门,一个四十出头的女人“砰”地一声关上车门,是她的女儿。女儿刚从安贞办完手续赶过来,发丝上的雪融化了,湿漉漉,像小时候没洗完头就到处乱跑的样子。
她记得接到医院电话的那天,北京也在下雪。网约车完全约不到,女儿只好站在雪里拦车。半个小时过去,她几乎横冲到马路中央,才截到一辆出租车载母女俩去医院。“这大雪天的,连命都不要啦?”是钻进车后司机说的第一句话。
她记得女儿那天也是这样,到急诊室的时候湿漉漉的,发丝和脸颊都是。住胡同的一般都不开私家车。这令极端天气里外出变得异常艰难。她不由得回忆起为何平日里短短的车程,那天晚上却花了一个小时才到医院。恍惚间她想起医院候诊室里摆着的塑料松树。
哦,想起来了,那天是圣诞节。前一天晚上他还承诺第二天给她弹《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来着。
跟女儿一起下车的是她的乖外孙。外孙还小,但不知他妈妈从哪给他弄来一身小黑西装,五岁半的他穿得笔挺。关于是否要告诉小外孙实情这一点,家里三个大人争论了很久,决定不瞒着孩子。孩子他妈坚持认为“死亡”是每个人或早或晚都要经历的事情,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建立起透彻的生死观。她并不完全认同,但她也的确没有权力去阻止小外孙见外公最后一面。从小女儿就在他的熏陶下每天学些奥妙的哲学思维,这些高大上的鬼话真是随了孩子他爸。
男孩的妈妈去办手续确认遗体告别的细节了,男孩向她跑来,手里攥着熟食塑料袋,里面装着老北京的炸油糕。打开塑料袋,闻到炸物的糕点香,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一天一夜没进食了。
“外婆,外公‘走’了是什么意思?他以后不会再鸡腿剔骨给我吃了吗?他去哪里玩了,为什么不带上我?他还回来吗?”
“外公的灵魂啊,去了很远的地方,他变成冰雕了。等春天他就会融化或升华,凝结成为雨水浇灌世界。”
“那外公现在会很冷吧,比我都冷。”
她一时间竟不知道究竟是冰冻的他更冰凉,还是生者。
医生告知家属,他是在回家路上摔的。摔一跤不要紧,偏偏诱发了脑出血,胡同路窄人又少,等送到医院直接进ICU了。据护士回忆,病人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没什么温度了。“在雪里躺了太久了,手脚都冰凉,没当场死亡已经很幸运了。”这是护士的原话。
好在是命硬。做完手术在重症监护室里躺了大半个月之后,转移到了普通病房继续观察。管子还插着,不过各类数值是逐渐稳定下来了。她每天都要去陪他两三个小时,直到探视时间耗尽,护士催着她离开为止。在他为数不多清醒的时刻中,她会给他讲外面的世界——家里备年货备的如何了,胡同里谁家又添置新家电了,谁家又回来大学生了,某某学生又送贺卡/来拜年了,外孙偷吃刚出锅的炸丸子烫出了泡,今年的流感很凶猛……诸如此类的稀碎小事,她都会给他讲——他就爱听这些。她有时候搞不懂,一个往昔里叱诧风云的哲学教授,一旦有了家庭就喜欢过问这些最平凡的柴米油盐。她又回想起两个人白手起家的时候,他牵着她到单位分配的平房里,攥住她的手说:这辈子要让你最幸福。
到目前为止,她都很幸福。
病情是在除夕前四天突然恶化的。
【作者简述】不习惯于写作于是会从身边入手找素材。标题是几年前在殡仪馆听到的,青岛有海葬服务,爷爷喃喃说要等自己去世后跟奶奶的骨灰一起海葬,青岛是个好地方。这句话我记了很久,是第一次听爷爷直接谈起自我的死亡。那天听韧说“街上看似普通的人可能今天参加了一场婚礼或葬礼”,葬礼就在我脑子里留住了。“奶奶”这个词汇和“葬礼”对我来说是紧密连接的,自从奶奶去世我再也听不得看不得关于老太太的一切。因为奶奶身体比爷爷好,也更年轻,家里人总觉得爷爷会先离开奶奶。但因为突发情况奶奶在疫情开始前突然离开了我们,谁都没做好心理准备。于是我会好奇一个老妇人去参加自己爱人的葬礼是什么样的(但不是我奶奶,而是我观察到,构想到的那个)。在文章里“她”全部指杨奶奶,“他”指杨奶奶去世的爱人。还是写得太浅了,结尾没有写,觉得是前面某几个逻辑环节出问题了,写不下去。索性等终稿的时候填补上,进行一个点睛。
后续会希望填充:他和她年轻的时候,为什么会提到海葬,为什么是圣诞节,葬礼和葬礼之后。目前只想到这些,欢迎大家来提意见。(比如爷爷好像去世的有点拖沓 没必要等到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