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回忆录终稿

手边放着他今天中午送给我的一袋锡纸装的酱牛肉。他表达感情的方式总是会像这包酱牛肉一般直截了当。不过用他的话来讲,虽然是我主动追的他,但他时刻打算反客为主。

我总是会回想我们究竟是怎么只用半个月的时间从熟悉到进展。那段日子就像春天窗外飞的杨花,如果太使劲去捉它反倒会被气流吹跑,握不到。如果回望聊天记录的话,一切都好像是顺水推舟一般的事。但说实话,我确实付出了一定量的努力与运气才成功把这位可爱的巧克力脆片追到手。


最开始的联系,像藕里拉出的丝线一般细——确切来讲,四年前——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加入初中的学生大群——足足有三百来号人!激动之余不忘加几个面善的学长学姐来扩充一下好友列表。(初中生的幼稚之处,总觉得微信里加的人多就代表自己很会交际了)那时候的他是学生会主席,学习也是知名的好。小小的我天然地对厉害的人抱有崇敬,便怀着忐忑的心情按下了绿色的键——添加到通讯录。

加上后的两年内是没有说过什么话的。校区两隔,就更无交集,那个联系人就一直躺在我的好友列表里。偶尔给我的朋友圈评论也只会说一些“你散着头发的样子好像贞子”之类的话,惹得我又气又笑,便无其他。不过有些时候给我点赞,这着实会让我激动许久,不过也不知道为什么激动。

其实现在我没要求但他还是给我点了赞的时候,我还是蛮激动的,大概承袭了那时候的习惯吧,毕竟那个时候也一直想不到自己居然能成为这个很厉害的人的展啊。


昨天晚上他刚洗过澡,所以今天的头发是异常蓬松的。我最喜欢蓬蓬的自来卷——这样会让我忍不住上手摸一摸——好像个变态啊。

我和他的第一次正式见面也和自来卷有关。

他们那届中考前夕,我和朋友去资源西楼签校服,就这样遇到了他。后来他讲,本来都回家了,但还是有点舍不得资源,就又回了来,遇到了我。学姐们围在他旁边对他有些稀疏的头发开玩笑,好事的我也凑上前去看——是自来卷。

我喜欢自来卷。

我的手仿佛有自己的意识,率先帮我做出了思考,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揉了一把。

大事不妙。

我一溜烟地跑了,他在后面大喊大叫,我的朋友在旁边偷笑。

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挺羞涩的,回附中的路上一直在和朋友矫情。可能是那个年纪的小姑娘对优秀的学长都或多或少有些好感吧,我并没有太在乎这些。

其实还是很在乎的,因为我从来没遇见过那么可爱的自来卷。后来和他说的时候,他好像也没有很惊讶的样子,仿佛早就预判到了什么。


真正开始频繁联系,是我考上衔接班之后了。

期末考试讲评的最后一天,身为宣传部副部长的我被叫去南楼给资源的新生画迎新海报。(那个时候我大概也不会知道他们是最后一届以资源名头招进来的学生了)我发了一条关于这个的朋友圈——正好被他看到了——他主动来找我说话。有些疑惑,但更多的是兴奋。我本来以为这是一个很容易就进行不下去的对话——毕竟两个不熟的人之间的聊天很容易就被一句“我先去吃饭了”而永久打断,但我没想到的是,这样有趣而无意义的对话居然持续了好几天。

回看当时我的很多操作,连现在的我都望而生畏——这也太自来熟了。当时的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放了暑假,从衔接班到选志愿,从围棋到绘画,每天课外班期间的一个半小时空档就是用来和他聊天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当初我那么能聊,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居然就这样欣然与我聊了一个月没有断。我上课外班帮老师挑高锰酸钾,他去南京寻找凤凰台断壁残垣——两年前的聊天记录我还留着,就算中间换了手机也废了很大劲倒进新手机只为想起来能多看几眼。我们的话题有时候深沉,有时候沙雕,有时候还会有些暧昧。他会在火车上和我接斐波那契数列,也会在我练钢琴的时候要我发几段录音给他听。

这样的感觉很好,我想一直保持这样的日子。


本着“喜欢就冲,冲了再想”的心态,我借着一个话题隐晦地表了白。当时也没想过以后能够挽着他的胳膊逛公园,能靠在他怀里睡午觉,能牵着手一起看电影,能在提到他的时候就脸红心跳。我只是觉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初三他高一开学那天,“半网恋”奔现,我见到了那个大活人。他穿着假期去南京打比赛时主办方发的白T,普通的黑裤黑鞋,拉着黑色的拉杆书包朝我走了过来。和穿着资源校服的气质还有点不太一样。我有点不知道怎么和他说话——我怕见光死,这样会让我的所有努力付之东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两个相处时候的样子也总被熟人称作“学术讨论”。

不过事实证明,一切都顺利地进展下去。比如我打算明天早上把酱牛肉切片吃掉,再带上自习课要做的练习册——毕竟要等到11:40他下课,我们一起去吃饭。

订阅评论
提醒
3 评论
最久
最新 最赞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3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发表评论。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