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刘禹锡诗文选注》的13种方式

1、请描述观察对象的物理特征形状、颜色、体积、重量、气味、味道、触觉(可能环抱/揉搓/弹击……它吗?)、声音……它的种种物质特征有自相矛盾之处吗?(例如:一棵浓密的大树,但是在此刻的阳光下却只有一条细小的树影……)

 

它是一本1976年印刷的1975年10月第一版《刘禹锡诗文选注》,由《刘禹锡诗文选注》编辑组所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陕西省新华书店发行,国营五二三厂印刷,定价0.74元。

 

它放置在《王阳明全集》的旁边,被盖过了锋芒的它并不怎么起眼,另一边是和它一样的、却被包上了书皮的《刘禹锡诗文选注》,可能是出于对它的一种怜悯,我还是选择了平平无奇的这一本。

 

它像是松散的,后面几页都有些脱离订书钉,但又是坚韧的,即使有一些被撕开、这本书也没有缺少它的任何一部分。

 

2、它的这些特征(从不同方面“看”,各自)会让你产生什么联想?它像……

 

它像一个年迈的老人,戴着假牙撑着松弛的皮肤。

一个时代的见证者或者就是时代的产物。

一个头戴绿军帽、身着绿军装、腰间束武装带、左臂佩红袖标、手握红宝书的红卫兵,带着一种几乎失去判断力的虔诚和狂热。

 

3、它内在蕴含着什么样的能量吗?如果它可以动,它动的方式、轨迹、速度是什么样的?如果它不可以动,它内在有什么能量的传递吗?

 

蕴含着知识的力量与时代的烙印,如果它是有温度的,一定是滚烫的。

如果它可以动,一定像汹涌澎湃的河水,一浪接着一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抚摸着群山的脉络,最终和无数水流一起汇入大海。

 

4、看起来,它是怎么生成(长)成此刻这个样子的?你能想象它的历史和未来(寿命……)吗?

 

四十余年间我想它一定不只是在这一座图书馆里待过的,每一次搬运都是一次折寿,而他人的每一次借阅都是一次延长生命的过程,也许并不能叫做延长生命,严谨来说应该是延长使命。

只要有人翻看着它,它就还有自身的价值,毕竟装饰书架对于它来说,已经小材大用了。

5、它有什么功用吗?你觉得,它还应该/可以有什么其他功用吗?

 

和所有书一样拥有着传递思想的功用,向人们介绍了刘禹锡的诗词与创作背后的故事,并且完成着我认为最伟大的事情——让人们记住时间的流逝。

 

6、从它的角度出发,它感知到的周边世界是怎么样的(比如:从它的身高/位置/需求出发……)

 

放置在《王阳明全集》旁边是很不舒服的,因为所有经过它们的人都会第一眼看向它旁边的“王阳明”而不是“刘禹锡”,年迈的它甚至不耻与它们为伍,就像九十岁的老人又怎稀得跟六七十岁的小孩一起跳广场舞。

 

 

7、它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它在与不在,周围环境是一个样的吗?请找出周边三个和它发生联系的事物,想象它和它们的关系(例如:蚂蚁与地面上一块嚼过的蓝色泡泡糖,窗玻璃与划过的飞鸟,跑道与天空,钢琴和琴房的墙壁,物理实验室的仪器和使用它的老师……)

 

书与书架相依为命,它们因为彼此而成就自己。

“刘禹锡”与“王阳明”是忘年之交,没准儿也能算得上是日久生情。

书与借阅它的人互为过客,它们行走过彼此的生命,将自己的名字烙印在它的心脏上。

 

8、如果它能离开这儿,你希望在哪儿看到它?你希望和它一起做什么?(例如:把垃圾桶洗净,躺倒在地上,我和它玩滚筒的游戏,或者把它套在头上跑来跑去)

 

我希望在书店里看到它,然后格外帅气地用食指和中指夹着一枚一块钱的钢镚,就能把它揣进我做旧的帆布包里带回家。

 

9、它身上的哪个(些)特质触动了你?(例如:怀抱这棵树的棕色树干让我感到安全和温暖)哪个(些)特质让你宁愿忽略(例如:垃圾桶的臭味)

 

它的老旧一直是最触动我的地方,因为不能随着时间而进步,所以它仿佛替代了时间。带给我一种成熟带来的稳重,又有着内里热烈而明确的态度。

 

10、对它的整体展开联想,你觉得它想象到世界上其他的什么(事物、生活方式、氛围、情感状态……)呢?(例如:地铁通道里的金属扶栏,让我想到冬夜的冰面一样的停机坪)

 

它让我想象到了埋在土地里数十年之久的陈年老酒,可能拿出来的时候挥发得只剩下小半瓶,但是浓烈的酒香一下子就包裹上来,让我心甘情愿醉在这种性感的味道里。都说酒越放越贵,越放度数越高,风格被酿成了底蕴,这瓶酒可能已经无法用钱的数字来衡量它的价值。

 

11、如果它就是世界,这个世界会有什么样的运行规则?会生成什么?(例如:如果操场上高擎的灯架就是世界,我认为放灯的架子里会是川流不息的小矮人……)

 

如果它就是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人都是长命百岁的长寿之人,连过生日的蛋糕蜡烛都只用插上一根——代表着“一直活”。

 

12、和它在一起的你,较之没和它在一起时,有什么变化?(例如:腿上多了三个蚊子包、T恤热烘烘的,或者内心感到空荡荡的)

 

决定把它作为观察对象的我就像犯错误的小孩,后背微微发热,出了一层薄汗,忽的又开始发冷。神经变得格外亢奋,在图书馆里自热而然降低的音量,用气声也能通过声音表达出一种兴奋来。那是捅破了最后一次窗户纸、发现了山洞里的宝藏一般的兴奋。

 

13、如果把你和它合二为一,那会是什么样的?站在它的角度?/站在你的角度?/站在新生物的角度?

 

我想那可能是我老了之后的样子,收起锋芒,保持态度,又不会被时代所改变,只是静静地存在于这个世界里,等待着死亡接踵而来。

 

14、最后,请你以它的口吻写点儿什么。也许是它把自己发出的电流滋嘎声写成了诗、也许是桌子于自己沉默的中空中生长出了一个故事、也许是花朵给一只鸟的信……以你独特的体验,上述观看方式还能添加进什么新的话题和角度吗?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订阅评论
提醒
2 评论
最久
最新 最赞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2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发表评论。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