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写作

鼓楼下面的三轮车

黄昏,游客已经走净了,王叔同往日一样,骑着三轮车回到他那个陋所。

这天,只有一个人买了他的糖葫芦。一家三口,四五岁的小女孩估计是奔波一天累了,父亲抱着她,困倦的低着脑袋。

糖葫乐,糖葫乐要吗?王叔声音有些沙哑,他没上过学,十三岁就开始独自维持生活。这“糖葫乐”也是他从别人那儿学来的。如今,虽仍是独自一人,但他也拥有了自己的住所,周围也才开始有人主动和他打招呼。

在王叔的印象中,他几乎一年中的每天都在为自己的生机考虑,这样持续了大半辈子。也只有过年,在那两年还阔些的时候,王叔去店里用破钱买一件便宜实用的布衣,和一条新毛巾。他就买过两回一块钱一包的摔炮,和一个同命的朋友潇洒过一次。没过几年那个人别处维生了,王叔还留在这儿,靠着鼓楼生活。

王叔人生中他认为最像文化人的一次举措就是登上鼓楼,不为别的,就是去看一眼,看一眼养活他自己的地方。

那天,北京城被薄雾笼盖,正下着小雨,他用蓝色的粗塑料套住三轮车。去鼓楼的人很少,鼓楼照例九点开门。由于好长时间没有游客去哪里,王叔没有生意做。他趁门卫没有注意,溜进了鼓楼避避雨。

他看着那伸进去的白墙,好像压住了他。王叔不懂得历史,他只觉得养活他的人都要进那个红楼,里面一定有个什么“东西”。王叔在一层转了一会,他看见一个通道,往斜上方的,里面点着一排油灯。王叔能看见头,但他仍觉得通道没有边际。他看看四周没人,壮壮胆子决定往上爬。

由于没有人,王叔每走一步楼道里都有回音。隔着厚厚的墙,雨声都听不见了,空气有些潮湿。王叔很快走了上去。上面是个平台,几扇窗户,每扇下面都摆着鼓。外面的雨好像下大了,王叔开始有些担心他的三轮车。不过很快,他的思绪都被眼前的大鼓吸引了。

大鼓被玻璃罩着,“这样的巨鼓卖给人是不是很值钱?”王叔出生地自问,他摇摇头,突然间悟到,游客来也是看着个鼓啊。王叔窃笑着,觉得自己很聪明。透过鼓后面的窗户可以看到阴雨中的北京,雨又下大了。王叔不由自主地往回走,去找他的车,守他的宝贝。

自那以后,鼓楼,在王叔看来是神圣的。他不知道它屹立在哪里有多少年,他也没去想过。每天卖“糖葫乐”的时候,王叔都会冲人笑笑,好像他就是神圣的鼓楼的迎宾者似的。

后来他再也没有进鼓楼。

但,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零几或是一几年的时候,具体王叔也记不得了。几位穿着警服的人找到了向来独来独往的王叔。王叔头一反应以为是那回偷偷上鼓楼被发现的事儿。然而为首的人告诉他以后鼓楼前不能再用三轮车卖东西了。

一瞬间,王叔心中鼓楼的形象崩塌了。他几十年维生的饭碗丢了,不用三轮车,王叔真的不知道应该怎样生活,不过政府承诺会给他补贴。

游走在街头,鼓楼下面车越来越多,游客越来越少。曾经爱笑的王叔叼着烟卷,倚着大树,生活失去了方向。衣服越来越烂,肚子勉强能填饱。

只是最近,陋所也混不下去了,周边的人都找不见王叔的踪迹,也遗忘了蹬着三轮的王叔了。

 

 

 

抬头      2020年6月20日作于家中

订阅评论
提醒
7 评论
最久
最新 最赞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7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发表评论。x
()
x